請互相轉告!這6項外貿“陷阱”,你是否被坑過?
發布時間:2021-08-10夏天終于在大前天趁大家一個不留神,“呲溜”地出逃成功。雖然平日里都被高運價、無艙位、船擁堵的負面情緒環繞,沒給過它什么好臉色,但聽說太陽又要從北回歸線回到赤道的消息,還是想像小運一樣揮揮手絹做個小道別。
2021年的夏天,依舊是一個搶不到艙位的夏天呢!
好像眼前曾閃過一系列有關為了搶艙位而引發“戰爭”的畫面,但回顧起面對日常搶艙、日漸崩潰的高運價,不過是在熱浪里翻個滾,雷雨天犯下矯情,伴隨梅雨一起濕答答地發霉罷了,然后鄭重其事地立下勢必要搶到艙位的flag。
但又有什么關系呢?縱使高運價、無艙位、船擁堵逐漸變成了一地雞毛,幸運的是,少部分人也能在一次次未經謀劃的航線中,挑挑揀揀,搶到那最后一條神奇的熱門航線...
說到這里,回憶起你的外貿或貨代生涯中,是否有著無處不存在著風險和“陷阱”呢?
若要防止外貿業務經營中的失誤,首先應該了解在外貿業務中有哪些“陷阱”,這些“陷阱”的特點是什么,這樣才能有效識別,進而達到防范的目的。
1、合同陷阱
合同陷阱是最常見的一種,設陷者往往利用合同并以“法律”的招牌來引誘對方上當,其表現形式為:
① 名片(騙)主體:合同當事人一方沒有注冊資本,不能提供營業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僅只有個人名片(標有公司、職務、通信地址、電話等),這種商人無法人資格,常以東南亞、港澳臺等地公司名片出現,并以中間商自居收取傭金。
② 變更條款:如變更合同主體條款,詐騙者稱因各種原因建議由第三方代替自己履約,受騙方往往輕易答應而上當;變更合同運輸條款,改班輪運輸為租船運輸;變更支付條款,改信用證支付為托收或匯付;變更檢驗條款,要求改為外方檢驗機構。
③ 不簽書面合同:設陷者以《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 11 條為由,并振振有詞提出,外貿公司可不必擔心沒有書面合同,只要雙方認同即可。
④ 利用條款:在國際貿易實踐中,許多設陷者都是利用有些條款不完善或制定不完善條款進行欺詐,主要表現在下列條款方面:如品質條款、索賠條款、擔保條款,違約金條款等。
2、信用證陷阱
信用證結算方式是國際貿易結算的主要方式,有些國外客戶為了蒙蔽外貿公司常常以可開立信用證來獲取信任,而有部分外貿公司往往在未了解對方信譽情況下,被信用證所“信任”,忽視采取防范措施。
在信用證的內容上設陷者在其信用證中規定一種條款,這種條款能否實現完全取決于開證人,受益人無論進行何種努力都不可避免地被拒付。
這就是利用信用證“軟條款”進行詐騙的“陷阱”。
常見軟條款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 暫不生效信用證,待進口許可證簽發后通知生效或待貨樣經開證人確認后再通知信用證生效;
② 船公司、船名、目的港、起運港或驗貨人、裝船日期須待開證人通知或征得開證人同意,開證行將以修改書的形式另行通知;
③ 貨到目的港后通過進口商檢驗后才履行付款責任;
④ 指定受益人必須提交國外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書或由申請人指定代表出具的證書等等,此類欺詐常發生于 CFR/CIF 合同。
3、單證陷阱
目前,在進出口貿易的各個環節中,單證是經營過程中的主要依據和憑據,正是這種特性,設陷者挖空心思,大做文章,真真假假,以假亂真。
在外經貿實踐中,設陷入一般在下列單據中制假較多:
一是出口報關單;
二是外匯水單;
三是合同;
四是匯票、本票;
五是提單;
還有的偽造全套單據和信用證要求相符,使銀行因表面上單證相符無條件付款,從而達到欺詐目的,這是一種出現機率較高的欺詐方式。
根據《UCP500》規定,受益人要提交商業發票、匯票、運輸單據(包括海運提單、鐵路運輸提單、航空運單、承運貨物的收據)等,其中海運提單是最主要的單據,還有我國進出口管理中的報關單、外匯水單、核銷單等,均是重要單據。
詐騙者偽造內容,設定假公司開具假單證,有的甚至通過剪接,涂改偽造信用證等。這種偽造單證,如外貿公司不能識別往往受騙上當,掉入單證“陷阱”,后悔莫及。
4、運輸陷阱
進出口貿易運輸環節的“陷阱”是最不易讓人識破的,因為海洋運輸和多式聯運環節多、周期長、手續繁雜,所以一些設陷者,大多以中國進口大宗原材料或大宗國內急需商品為名勾結信譽不好的小船東或運輸代理商偽造運輸提單騙取國內貨款,而后逃之夭夭。
還有的通過倒簽提單和預借提單欺詐、租船合同欺詐、轉航欺詐、船東濫用免責條款欺詐、海上保險欺詐等。
他們欺詐的共同特點是具有國際性、復雜性和敏感性。由于運輸環節多,涉及到復雜的法律和專業技術知識,有的公司不請教律師就僥幸決策,或輕信一些信譽不好的運輸代理商,往往受騙上當。
5、結算陷阱
在出口方面,現在許多不法商人打著市場行情不好、需要時間推銷等幌子,并采用改證手法來拖延結算時間。
如 L/C 出了幾批貨后改 D/P、D/A,而一旦出口方接受了 D/P、D/A 遠期付款方式或寄售方式后,雖然對方聲稱自愿支付延期利息,實質上不法商人等待貨物到港后,如市場不好即申請拒付。
還有的稱可開立信用證,但遲遲不開出,幾經外貿公司催促,才告知證已開出,可先發貨。此時船期臨近,待收到信用證后又發現多處條款不符,只好改匯付(匯付僅屬商業信用),此時設陷者收回未寄出的正本匯票,給外貿公司造成錢、貨兩空的損失。
6、退稅陷阱
在進出口業務中,退稅已是設陷的高發環節,設陷者往往抓住退稅率較高的出口商品,以不要退稅款為誘餌,蒙蔽外貿公司,使不少外貿公司上當。還有的提出退稅要快或只要一半稅款,并要求外貿公司先墊付稅款,同時表示單據齊全沒有問題。
因為詐騙人一般能提供增值稅發票(但是虛開的,手法使人難以識別)、繳款書等,所以使得外貿公司在心理上降低了防范意識。
當然退稅陷阱由設陷人設置有配套的機構,如專門的“銷售公司”、專門的“提供增值稅發票的機構”、專門的“人員”,并聯成一片,一環套一環,使人難以識別。